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

首页 > 中考资源 > 中考信息 > 正文 2022-01-07

总结,汉语词语,读音为zǒng jié,意思是总地归结。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立足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对标学赶深圳,狠抓工作落实,保持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加强协调服务,保障经济运行

  针对严峻的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强重点工业区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持续开展百户重点企业走访帮扶,帮助58户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84个,推荐38户工业企业列入全省急需资金支持的企业“白名单”,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需求12.6亿元。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264.8亿元,增长2.1%。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增长较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6%、14.7%、14.3%和10%。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和减税降费红利释放,企业效益有所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

  二、深化项目建设,扩大工业投资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深化产业链精准招商,走访洽谈70余家重点企业,跟踪推进61个重点招商项目。其中,美锦氢能基地、东华软件等17个项目签约,惠科6英寸晶圆及半导体功率器件、中科钢研碳化硅晶圆材料等10个项目开工或进入前期。同时,跟踪调度重点工业投资项目580个。其中,新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5个;在建投资过千万元或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425个。截至6月底,北汽新能源二期、海信芯片等116个项目竣工投产。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8.1%,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5%。

  三、坚持创新引领,激发企业活力

  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培育家电、橡胶、智能工程机械等3家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高端智能家电、海洋药物等2家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验收认定,总数达到4家,占全省的50%。推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立项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853项,组织38家企业参加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绿色工厂(产品)评审或招投标,推荐海信医疗等46家企业申报山东省政府首购创新产品、51家企业申报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中车四方等8家企业入选“山东制造•硬科技TOP50品牌榜”。实施新一轮“青岛金花”培育行动,启动“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主题品牌宣传推广活动,首批27家品牌企业在央视集中亮相,63家品牌企业在各大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四、推进两化融合,创建软件名城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设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山东分院。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荐19个企业项目入选全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试点名单;调度储备493个工业互联网“555”培育项目,组织中车四方所等7家企业8个项目参加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招标,6个项目新入选山东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落实“中国软件名城”部省市协同推进机制,4家企业入选2019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竞争力百强,青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上半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1210.6亿元,同比增长16.1%,高于全国平均1.1个百分点。

  五、加强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

  开展产业集聚区创建提升行动,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制定出台《青岛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创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各区市发挥比较优势,聚焦主导产业,申报创建首批市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协调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累计125户关停、搬迁、转型,其中85户搬迁改造竣工、21户开工在建,完成投资约520亿元。有序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依据评级评价结果,确定了“三个一批”共666家化工生产企业名单,其中发展壮大40家、改造升级358家、关闭淘汰268家;协调推动平度新河化工园区适度扩容,为总投资200多亿元的10多个高端化工项目落户创造条件;组织7家企业申报省化工重点监控点,其中2家通过省级认定。

  六、树立平台思维,优化产业生态

  按照全市十五个攻势作战部署,凝聚各方智慧,研究编制《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力促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双向突破、融合发展。加强与华为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展产业链顶层设计,编制完成《青岛市高技术重点领域产业设计规划》,举办华为供应链对接会,与青岛港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对标学赶深圳,深化制度创新,协调落实“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方式改革举措,指导胶州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梳理落实35项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措施,制定出台《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支持“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实施意见》,先后设立12支总规模50多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累计为45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完成股权投资超过7亿元。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协会建设工作的意见,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举办多期企业家高级管理研修班和“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专题研修班,组织160名企业家参加培训,推荐9名领军人才申报全省传统产业创新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在上半年工作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有力推动了工作推进落实。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业经济底位运行,新建项目投资不足,企业经营困难较多,稳增长、防风险压力空前加大,干部队伍不同程度存在本领恐慌,市场化思维和专业化能力有待提高。

  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把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落实到发展产业、服务企业、惠及民生的生动实践之中,全面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推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双百千”行动和“一业一策”计划,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立足存量变革,深入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以装备升级、创新设计、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分行业选树推广一批示范企业、平台和重点项目,筑牢存量这个稳增长的“压舱石”。二是突出增量崛起,围绕打好“7+N”攻坚战,加强产业链顶层设计,精准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培育提升一批市级重点产业聚集区,争创全国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先导区,创建中国特色软件名城。三是着眼生态构建,对标学赶深圳,精准制定促进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和支持企业并购整合等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创新产品政府首购、“亩产效益”评价等市场化改革,举办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软博会、时装周、阿里巴巴青岛品牌电商日等系列活动,帮助企业树品牌、拓市场、争订单,培育壮大“青岛金花”新簇群。

  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和严峻的工业下行压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六稳”“六保”部署,坚持防控、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保障重点防控物资生产。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体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国家、省物资调拨任务,8小时内兑现李克强总理视察武汉时的承诺,青岛产消毒机器人先后支援日照、济南等地,展现了“青岛制造”的强大韧劲。

  一是建立生产保供调度机制。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科学制定方案,组织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重点防控物资,坚决完成国家、省物资调拨任务。1月24日起,紧急组织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杀用品、负压救护车、红外体温计、熔喷布、压条机等47家重点医疗物资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二是强化一对一驻厂服务。向重点生产企业派驻驻厂员,建立生产调度台账,实行产品生产日报告制度,强化产能产量、产品库存等数据调度,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遴选推荐25家企业进入国家、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帮助企业解决配套、原材料等难题200余个。

  三是多途径助力企业扩能转产。帮助支持重点生产企业扩能增效,组织服装企业转产“市民口罩”、防护服,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组织生产测温仪,协助30家企业获得各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全市医用口罩由年初3家生产企业、日产能不足20万只,增加到30家企业、日产能超过2000万只。

  (二)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对工业企业分片包干、精准帮扶,全市规上企业应用海尔卡奥斯复工达产服务平台超过95%,数量、比例均居全省第一。我市作为唯一的城市代表在全国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电视电话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是顶格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会同各区市、有关部门,分类抓好142家重点企业、3526家规上企业、500多家重点规下企业的运行调度和监测分析,开通企业复工复产应急诉求网上受理窗口、柠檬豆网上复工复产助手,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上半年下降1.1%,高于全国平均(-1.3%)。

  二是强化政策支撑保障。启动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制定集聚区软硬件建设标准和考核评价方案、“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和生物医药、机器人产业政策,提出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梳理22条产业政策并开展线上解读,为650多家企业提前拨付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2.5亿元。

  三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启动新一代“青岛金花”遴选,筹建“青岛制造云展馆”,组织近160家企业830多种产品,会同兄弟部门、行业协会联合开展“援企助销”系列活动,持续开展直播带货、在线推介、网上展销活动,组织本地产品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帮助企业多渠道拓展市场,一汽解放青汽商用车5小时在线销售2000多台。

  (三)加快存量变革增量崛起。继续把稳存量作为稳工业的根基,把项目建设作为拓增量的关键,全力夯实增长“压舱石”,培育发展“新动能”,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两个集群通过工信部组织的2020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拟定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下达三批1072个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44家企业列入市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名单,在广兴里启动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牵头召开胶东经济圈工信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成立半岛工业设计产业联盟,启动半岛工业设计促进季系列活动。

  二是着力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加快推动计划投资800余亿元的40多个招商项目,SEMI全球首个国际半导体产业创新中心、东华鲲鹏产业生态基地、青岛威高医疗器械产业园等项目签约。滚动推进658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36个项目竣工、完成投资57.4亿元,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8%。

  三是支持企业创意创新方案。支持海尔、海信等龙头企业实施倍增计划,规划建设海尔国际配套产业园、青岛智能家电强链产业园等配套园区,引进核心配套供应商,保持供应链稳定。成立大企业创意方案工作推进专班,推进33个企业创意方案的培育论证和落实,22个已完成、11个正在推进。

  (四)化危为机加快制造业赋能。完成“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质询,印发“攻势作战方案2.0版”,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全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

  一是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顶格推进,发布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规划方案、《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举办全球创投风投网络会议工业互联网专题论坛、工业互联网专题“一把手”领学研修班、世 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专题推介(深圳)等活动,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地图,梳理出百家重点企业实施精准招商,11个项目签约。

  二是开展制造业赋能行动。建立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协同推进机制,邀请10余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共建青岛人工智能国际客厅。搭建人工智能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发布三批疫情防控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参考目录、首批“未来城市”场景清单和500个“工业赋能”场景清单,征集工业互联网改造需求项目3380个。

  三是加速“新基建”布局。印发《2020年青岛市5G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加快5G网络部署和场景应用,建成5G基站超过1万处,实现主城区及重要公共区域的连续覆盖。推动电信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加快“5G基站测试仪产业化应用”等15个省级项目试点。海尔集团基于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平台的5G专网建设项目获得国家支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影响,下半年我市工业运行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是国内消费需求尚未恢复。企业用工、原料供应、生产配套问题逐步缓解,但下游消费需求没有完全恢复,汽车、家电等消费依赖程度高的行业达产困难,对工业增长影响较大。二是出口订单减少或取消。部分国家港口封闭,导致客户延期接货、退单、悔单,橡胶轮胎、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等企业出口交货值下降。三是企业利润下降。除食品饮料外,多数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产量、价格双双走低,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较大。四是增量拉动不足。新建工业项目拉动能力不足,工业增长主要靠存量拉动的局面仍没有明显改观。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扎实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继续围绕“六稳”“六保”部署,立足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打好“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系列攻坚战,全力优存量、拓增量、稳增长、促投资,力争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全力以赴抓运行稳增长。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和监测分析,对接大企业倍增计划,围绕“链主”企业全面梳理产业链,打造一批现代优势产业链。二是建设工业互联网之都。举办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国际客厅”建设,加速“新基建”布局,出台《青岛市5G基站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年)》。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惠科、芯恩、金能新材料、修正(青岛)海洋科技谷等重点项目建设和在谈项目进度,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下线,争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四是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出台推动7个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发布《智能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五是强化专业化精准服务。落实“稳增长”措施,培育新一代“青岛金花”,建设“青岛制造云展馆”,举办第20届“时装周”,开展“援企助销”系列带货活动,启动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全面完成亩产效益评价。

  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坚持高点起步、抢抓机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和时间同步的目标要求,保持了在全市工信系统既创先又争优。在2011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考核中,我县综合排名第六位,被省政府授予“2011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

  一、强化运行监控,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月分析、季调度监测机制,随时调控工业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确保了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1、民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15075户民营经济单位,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4亿元,实现利润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23.2%和19%,呈现出“质”与“量”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2、规模工业实现快速增长。实行新的统计口径后,全县规模工业达到了156家。上半年,预计可完成总产值67.8亿元,同比增长32.3%;

  实现增加值18.25亿元,同比增长19.7%;

  实现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30%。产品产销率达到97.7%,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

  3、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提升。上半年,家具制造、金属制品等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到3153家,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增加值18.6亿元,实现利润8.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19.3%和18.9%;

  分别占民营经济总量的31.1%、42.2%和31.5%,特色产业的带动优势明显提升。

  二、强化服务职能,努力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我们进一步突出、强化了服务职能,为促进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1、抓统计监测,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按照省、市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了以民营经济增加值、营业收入、上缴税金等14项指标为重点监测内容的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切实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加强与各乡镇、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月分析、季调度,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实现了经济运行调节从以事后调节为主向事前监测、预警和预防为主的有效转变,从而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

  2、抓融资服务,为企业输血打气。在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香河信贷增速开始减缓的背景下,我们对由财政注资成立的鼎力担保公司担保流程、担保业务等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最大限度为我县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上半年,该公司共为海潮制件公司提供1000万元信用担保,累计为3家企业提供了3000万元的信用担保。同时,通过丰富担保主体和担保形式,引导三强、高氏等民营信用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初见雏形,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截止目前,我县三强等5家民营融资机构,共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1000多笔信用担保业务,提供担保额度达到20多亿元。

  3、抓惠企政策落实,为企业雪中送炭。认真梳理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涉企优惠政策和收费减免政策,通过发放明白纸、门户网站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整理汇编涉企优惠政策,发放给企业,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享受国家和省的优惠政策资金支持。上半年,香河中小企业技改项目库已初步建立,共筛选了18个技改项目,分别申报了河北省重点技改项目和2011年度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

  4、抓企业对标活动,促企业上档升级。广泛搜集国内外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在关键环节的主要技术参数,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2011年工业企业对标培训实施方案》,帮助企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标杆指标体系,促进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创名牌,企业增效益。特别是廊坊市对标行动工作会议在我县的圆满召开,更加激发了我县企业开展对标行动的积极性,特别是爱意瑞斯全面推行管理和产品质量“双对标”,公司形象迅速改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公司产品档次提升,已有十余种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球,形成了全球专业家居用品供应体系。

  5、抓产业集群,促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在产业集群培育上,坚持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两大都市产业功能外溢,充分发挥家具产业和金属制品两大省级产业集群品牌优势,引导企业不断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目前我县主导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不仅能够承接低端产品的加工制造,而且也研发出了拥有70%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等高端产品,基本完成了由简单加工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转换,涵盖了主导特色产业上下游主要产品范围,先后涌现出了“银洲”、“永昌”、“欧乐凯丽”等一批省级名牌产品,初步形成了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产品结构。万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河北省科技型企业”。

  6、抓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管理基础。积极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参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引导,全力支持,切实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截止目前,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均能够上网发布相关产业产品信息,正大有限公司还被评为了廊坊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分析定点联系企业”。全力推进自动化办公系统建设,聘请市局有关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应用培训,为此套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局股室与领导之间、股室与股室之间,基本实现了文件传输的无纸化。

  三、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和谐公平的发展环境

  积极组织,强化协调,突出抓好煤炭经营市场和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市场的整顿和规范,积极落实墙体材料革新规划,取得显著成效。

  1、抓行业管理,强化职能地位。严格落实国家、省文件精神,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强粘土砖限产与督导、煤炭市场整治、生产性废旧金属整治、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及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政行为,对外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2、抓许可制度落实,加强废旧金属行业管理。开展全县废旧金属回收摊点专项检查活动,对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进行重新登记,实行台账式管理。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督导企业守法经营。对62家无证经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对持有《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资格审核证》的11家企业进行了年检。

  3、抓粘土砖企业限产,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墙改文件精神,加强对粘土砖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粘土砖产量以每年不低于10%的比例降低。县墙改办与2家粘土砖生产企业签订了《限产承诺协议》。

  四、强化信访排查,构建和谐社会成效明显

  1、抓信访稳控,维护大局稳定。我局企业改制工作虽然已全部完成,但系统内2300多名下岗职工稳控工作、1600多名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8家系统内企业1500多名在职职工日常监管以及1000多名职工档案管理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为此,我们完善了信访接待制度,坚持每天均有班子成员接访,35岁以下干部值班的工作机制,切实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基层。上半年,共接待职工来访383人次,系统内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2、抓各项信访回访制度落实。对已解决的重要信访案件,全部建立档案,责成专门人员定期跟踪回访,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立即做出反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案件反弹,确保不出现重访,使信访工作机制高效运行,提高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3、抓职工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落实。截止目前,累计为746人办理了物价补贴;

  对系统内离休干部、企业军转干部等共计45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

  圆满完成了1145名参加医保人员的医疗保险证的换证工作;

  为企业1221名退休职工调整了养老金。

  五、强化形象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1、抓机关形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走廊文化、科室文化、礼仪文化、廉政文化四个层面为载体,积极实施机关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机关形象。截止目前,反映我局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等展现机关干部精神面貌和崇高追求的16块展示板全部上墙,科室文化等建设有序推进。

  2、抓制度建设,实现机关规范化管理。对计算机、公务用车、机关工作纪律等23项制度进行了充实完善。机关干部业务学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股室均根据职能,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业务知识辅导。党委会议制度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进一步确立,有效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班子的凝聚力明显增强。

  3、抓对外宣传,扩大自身影响力。截止6月底,我局共有34篇信息被各级媒体刊载。其中:《河北香河县为企业倾力打造“民营经济之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给力”河北香河经济》被国家经济门户网站—中国经济网刊载;

  《香河县创建对接京津新型工业化桥头堡》被《人民日报》主办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转载。

  此外,工青团妇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1年度计生工作考核中,我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六、强化四个结合,再创各项工作新佳绩

  上半年,我们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三期”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强化“四个结合”,全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创先争优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一是健全、完善企业技改项目库,在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技术创新资金、工业设计奖励等项目上,全力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二是依托项目建设,带动现有企业的产业整合,推进传统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抱团发展”,加大产业合作、项目合作力度,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三是制定重点行业、企业帮扶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升级技术设备,提高核心竞争力。

  2、创先争优与完善监测机制相结合。一是建立完善以各项综合指标、产品研发指标、节能降耗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测体系,增强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二是建立“上下联动、随时调动、快速行动”的调研工作机制,全面准确掌握产业及企业发展现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三是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充实经济运行监测的内容,共享信息资源,建立经济运行监测和反馈机制。

  3、创先争优与深入开展对标行动相结合。一是做好对标培训工作,至少组织一次企业对标现场会,培训人员不少于1000人次,确保企业对标行动覆盖面达80%以上。二是设立对标行动专项资金,用于对标行动的人员培训、示范企业培育、指导服务及考核等工作。三是完善《香河县工业企业对标行动考核办法》,实现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定期量化考核,建立对标行动长效机制。

  4、创先争优与拓宽融资渠道相结合。一是充分发挥鼎力信用担保公司职能作用,积极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创业贷款、科技贷款等提供担保贷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加强对三强信用担保公司、金都、高氏小额贷款公司等的日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指导其强化自身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拓展业务,壮大规模,提高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

https://www.benqdjg.com/zhongkaoziyuan/88361/


推荐访问:工信局是强势单位吗 工信局和经信局区别

上一篇幼儿园国庆节活动简报

下一篇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培训总结心得

中考信息推荐文章

中考信息热门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