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

首页 > 英语学习 > 英语资源 > 正文 2021-11-07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产业的发展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支撑点。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且区域特色鲜明,但是我国广大乡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不足、产业融合度不高、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切实加强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努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断创新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

  “农,天下之大业也。”苏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拥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苏州同样是一座富于改革创新精神的城市,40年来,苏州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重大契机,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的姿态抢抓发展机遇,农业农村发展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突出改革创新,持续为苏州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全面深化改革,清除阻碍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种障碍,持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落实农业行政审批下放,梳理涉及“法律法规规定仅限市级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省级委托市级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属地原则分级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各市、区行政审批事项25项。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方案,划转市行政审批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报废农业机械回收经营条件认定”等5大项行政许可,确保审批、监管无缝对接。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市农委系统行政审批事项均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进驻事项率、充分授权率均达100%。2017年窗口共受理申请1861件,办结1861件,提前办结率100%。

  ——立足“服务优”,提高为农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农民、服务涉农企业、服务基层单位的“三服务”理念,稳步推进部门机构改革,2017年完成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推进下属事业单位“综合执法”改革,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改革,提供农田托管、科学选种施肥、科学种植等专业化服务,扩大农药“零差率”集中配送覆盖面。改革支农资金投入方式,出台《关于改革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的意见》,改革现代农业园区、“菜篮子”工程、农村绿化财政专项投入方式,逐步实现“四个转向”,提高支农资金投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聚焦转型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三高一美”示范基地样板,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示范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高标准田园小综合体示范基地50个、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40-50个、美丽生态牧场示范基地15个。加快农业园区创新发展,提高农业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市建成国家级农业园区6个、省级农业产业园9个、市级农业园区41个,农业园区面积超过120万亩。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全市创建省级农业信息化示范单位11个,认定市级“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型示范基地(企业)21个,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占比达25.6%。

  ——强化绿色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严格落实“两区”划定,不断优化“四个百万亩”布局,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州市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意见》《苏州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意见》。全市新划定禁养区内320家养殖场、太湖一级保护区内170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规模养殖场、规模以下养殖户治理率分别达95.87%和71.75%。率先整市推进耕地轮作休耕,明确县级市5年左右轮作休耕一遍,市辖区4年左右轮作休耕一遍,其中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常年轮作休耕,2017-2018年度全市轮作休耕面积达19万亩。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加快综合整治太湖围网养殖、标准化改造池塘,到2020年全市投资24亿元,标准化改造16.11万亩养殖池塘。

  ——牢记惠农富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创新惠农强农政策,严格落实中央和省级惠农强农政策,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补偿、水稻市级良种补贴、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等政策,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6: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我市先后出台《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苏州市水稻良种补贴项目考核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等,2010-2017年,全市累计核拨生态补偿资金76.75亿元。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补贴水稻良种6181.56万公斤,拨付市级补贴资金8222.57万元,良种补贴种植比例达98.2%。

  突出高质量发展,苏州农业提质增效步伐不断加快

  今年以来,苏州农业部门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和《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突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农业提质增效步伐不断加快,具体表现为:

  调整优化主导产业。我市印发《苏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严格落实“两区”划定,优化提升“四个百万亩”。2018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76.43万亩,油菜种植面积4.98万亩,水稻种植面积约104万亩,其中优良食味稻米品种种植比例超过50%;常年菜地面积3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82.15万亩;茶园面积3.93万亩,枇杷面积3.05万亩;今年10月生猪存栏15.9万头、出栏30.2万头,同比减59%和45%。

  加快推进“三高一美”。2018年,我市印发《“三高一美”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苏州市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指导性标准》《关于下达2018年度苏州市“三高一美”示范基地建设任务的通知》,全市推进建设“三高一美”示范基地45个,新认定市级农业园区5个,创建水稻综合功能示范区4个;全市新增农业园区面积5.38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7.37万亩、蔬菜基地面积1400亩、推进标准化养殖池塘面积7.94万亩。

  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培育“百个”产业化联合体、“千名”创业创新典型和“万名”新型职业农民。2018年,全市组建34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立产业联盟;举办苏州市首届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农创项目获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一、二、三等奖,全市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典型800多名;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200名,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804名。昆山市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点,昆山市城区农副农产品实业有限公司建成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

  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优质稻米、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苏太猪、湖羊、水八仙、碧螺春茶、枇杷杨梅等苏州特色品牌。鼓励农业经营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制定《苏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示范基地创建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开展“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基地提升工程的通知》,示范引导百万亩优质水稻生产企业高标准建设“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基地,全方位推进“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2018年,全市新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61个,累计“三品”企业400家左右,拥有农产品商标约20000件。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城区成功创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昆山市巴城镇成功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苏州健飞肠衣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2018年全市新增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和16家,推进18家农业企业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319家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390亿元,同比增6%,并成立省内首家农业科技企业协会;全市新认定10个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33亿元。成功举办苏州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全市共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家,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2186万人次、营业收入38.5亿元。

  乡村振兴赋予了苏州农业农村新的使命和新的任务,要求苏州“三农”工作实现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

  苏州将持续推进“三高一美”,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农业“两区”划定,进一步优化“四个百万亩”,力争“四个百万亩”保有量稳定在41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保有量稳定在110万亩左右。以“三高一美”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高标准农田比重、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等高质量发展指标水平。到2022年,力争全市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池塘、美丽生态牧场实现全覆盖,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苏州将积极探索发展共享农庄,促进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共享农庄是以“特色农业+乡村民宿”为主要特征,依托一定规模的农业特色产业,融入乡村民宿、农业景观、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引导市场、资本、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集聚,能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有效盘活闲置农房及宅基地,吸引市民到乡村消费,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共享农庄是城乡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有利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苏州将大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强化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协会平台载体作用,不断提升全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入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持续提升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汇集种养、加工、物流、销售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聚力打造苏州大米等一批“苏字号”特色标志性品牌,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质量,全面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苏州将加快创新完善配套政策,为工商资本下乡扫除制度性障碍。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实行农文旅融合项目点状用地改革,为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提供用地支持。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学堂示范、带动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率先研究、率先实践、率先突破。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产业发展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防范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壮大了农村产业实力,提升了农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支撑,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农村稳增长的根本之策。推进农业产业向集聚化布局、向规模化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在巩固提升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注重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努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全力推动产业融合模式的创新,不断创新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着力做好农业产业化发展文章,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乡村产业发展更充分、更全面、更安全,真正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产业结构问题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无论是农业布局的区域结构,还是农产品结构都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是对农业发展总体布局的统筹规划不够。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分区发展目标和体系,也没有制定专门的重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完善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对于产业发展核心区、产业带、生产区的规划不够明确,这也就导致了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可能不顾自身的地域特征和资源禀赋情况盲目地效仿其他地区。二是对支柱产业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从各地政府对支柱产业的选择来看存在两个主要倾向:一是盲目跟风,导致产品单一、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全国几乎所以地方政府都瞄准了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将其视为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抓手。也不管是不是有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有些地方甚至根本不具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区域资源禀赋条件,也去盲目追求“全域旅游”。产品单一、产业同构现象给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二是对同类产品和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偏好。大规模且集中连片地建设同类产品生产基地,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就盲目开展大型项目的建设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一方面会导致农业产业结构不符合当地现实情况,地域特色难以发挥,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会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单一且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和中高端市场需求。

  (二)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不足

  我国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地区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农业资源特色鲜明。然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的特色农业资源却普遍存在产业化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农业特色资源的挖掘不够,没有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区域布局上的统筹规划不足,稳定的区域化生产基地还没有真正建成,难以发展成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效应。即使有些地区特色农业资源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并拥有生产加工基地以及良好的销售渠道,但依然存在生产规模小、附加值不高、产品品类单一、对资源的利用率低等问题,仅能满足于中低端产业供给,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产品的开发创新都滞后于市场和消费升级,难以有效带动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整体情况来看,对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处于非常原始的初步阶段,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自2015年以来,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产业融合都作了不同侧重的论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2016年)、“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2017年)、“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以促进产业发展”(2018年)。虽然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中,加大了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的融合,催生了大量的新的农业产业模式,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农村产业融合的层次和程度依然不高,主要表现为,融合性产业发展平台、产业的物联网改造、业态发展和展示平台的建设有待加强;产业一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推动力度不够;乡村现代供应链主体、融合模式的建设不够完善、融合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等。因此,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定要夯实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四)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跨界配置各种现代产业要素,充分对接外部环境变化,因此也就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然而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并不强。主要表现为:盲目选择主导产业,盲目开展大型项目,产业同构化风险有所加剧;盲目引入社会资本,缺乏门槛和规范管控,导致滥占滥用土地和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进一步加剧;诚信体系建设滞后,风险保障机制、农村资源价值和开发风险的评估机制不健全,特色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难以预判;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工具有待进一步创新,行业协会、合作社等专业组织机构的作用没能有效发挥,与产业发展配套的金融、营销、研发、社区配套等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等。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科学有序的特色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

  三、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的路径

  (一)切实加強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有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合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首先,要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区域结构。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和传统农业发展优势,统筹规划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划定重大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分区,确定发展远景,在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方面,建立完整的分区发展目标和体系。针对分区特色,在各个分区制定专门的重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完善发展保障措施。其次,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以核心区带动主导产业发展、鼓励和建设村级特区化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相对集中、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生产基地,形成一定的规模,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促进产品结构协调发展。最后,要优化种养一体化发展。统筹协调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优化种养一体化发展,建立化肥、农药零增长或负增长种植保障体系,强力推进和扩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种植特区。逐步建立现代设施绿色可持续农业高效模式、高端有机农业的高价值产品生产模式、农业旅游+生态农庄的高产出发展模式及养生休闲与景观生态农业的高效发展模式等。   (二)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

  农业产业化发展要以优势主导产业作为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首先,要充分挖掘优势农业资源合理选择支柱产业。以优势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依托,加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创建,发挥好产业园的研发、物流、示范等核心功能;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高效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扶持一批农业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经营规模,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实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产业体系。其次,要实施寻优推进和错位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能脱离实际,而要因地制宜,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寻优推进、错位发展战略,努力减少农业产业同构化带来的风险,形成农业产业结构优势互补、良性循环。再次,要以市场需求和农户实践能力为基础,推进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大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的结合,促进农业与关联产业的高位链接和渗透融合,不断提高农村农业生产力。最后,要注重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平衡和新型产业效益的提升。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专业园区为载体,特色产品为纽带,提升产品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努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引领农村产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首先,要加大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的跨界配置力度。促进农业与关联产业高位渗透融合,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拓展“内向”融合、“外向”融合和“多向”融合;丰富产业融合业态,在广大乡村呈现出“农业+”多业态的融合发展状态;壮大融合主体,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形成多主体参与的融合格局。其次,构建多维度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在县城—重点镇—特色村—居民集中居住点四个维度上实现产城高度融合,在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上实现产业多维度融合发展,让县城成为服务区域发展、引领产业升级、造福民生社会的改革排头兵,将乡村整治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将越来越多的乡镇建成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让乡镇和居民服务点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首选之地。合理开发文化、民俗、康养等特色旅游产业,促进特色资源保护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机融合。

  (四)不断创新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

  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充分对接外部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控重点,因此需要有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从产业自身发展安全来看,要围绕特色资源,稳妥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示范,做优特色农业,突出发展引领带动能力强的全域领域,着力破解产业单一化的矛盾,让更多的优势和特色产业脱颖而出,构筑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从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来看,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体系,通过增强经营主体自身经济实力和技术支撑,提高相应的种养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防控能力。从产业发展的资本安全来看,一方面要加强全面诚信体系建设,解除银行、保险的后顾之忧,完善风险保障机制,鼓励更多保险企业参与农业保险,增加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为资本下乡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要构建农村资源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资源价值和开发风险的评估,保障特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风险管控工具的创新来看,推进试点特色农产品的目标价格保险,探索建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强化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信贷优惠政策,切实增强产业发展风险管控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合作社等专业组织机构的作用,建立科学有序的风险危机防范机制。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保值增效,提高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

  为进一步深入做好兰州新区当前“三农”工作、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效带动农户脱贫增收、加快推进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广大“三农”工作者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政治意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兰州新区《关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抢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历史机遇,引领和带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命运共同体在准确领会深刻内涵、坚决把牢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将兰州新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蓝图设计与兰州新区“三农”工作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政治定力、改革魄力与攻坚能力铸牢兰州新区“三农”实力,确保兰州新区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各项工作科学有序落实落地。

  一、发展具有新区特色的丝路寒旱农业,全面协调部署“大数据农业”产业

  以农业大数据指导西北地区涉农企业合理规划、合理布局,不做区域同质化产品种植,理性规避农产品供给滞销风险;以农业基础数据采集调研结果为依据,以兰州新区及周边县区“农业小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服务新区辐射西北的集种植指导、天气预报、数控监测、信息发布、线上线下交易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信息产业化及农产品销售分拨中心;以算法思维和建模思维为抓手,系统采集、筛选并聚合兰州新区周边及西北地区省、市、县各类“农业小数据库”资源,最终形成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西北地区农资及农产品研产供销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中川机场丝绸之路经济带立体交通枢纽和兰州新区“一带一路”钻石级节点优势,无缝对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等大宗国际贸易信息服务平台,联手打造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全球农资和农产品大数据供需信息港;建立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推广基地,以“农业大数据”和农产品需求侧信息指导涉农企业与合作社产业规划及布局;涉农企业与合作社以高质量、标准化、有机态农产品生产加工要求为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带头规范和优化生产加工单元,指导合作农户进行“质量优先、品质保障、产量稳定、社会认可”的全流程可控农事生产活动。

  二、加快新区“三园两基地”建设速度,推进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创新

  坚持高标准、可持续原则,着力打造兰州新区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牧草休闲示范园与兰州新区花卉产业基地,以环保为红线、视质量为生命、以科技为导向加速“三园一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合力按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标准打造和提高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作为龙头科技农业园区的竞争力与含金量,持续推进农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发展符合乡村振兴要求和新区实际的林下经济与林草经济;积极向上争取将工业大麻产业列入兰州新区特色经济增长领域培育对象并允许在兰州新区设立甘肃省工业大麻种植加工及科研产业创新试点,力争3年内将相关产业打造成集种植育种、提取加工、医疗康养、生物医药、科普研学、国际贸易、衍生品开发、智慧健康服务于一体的千亿级工业大麻供应链与产业集群。

  三、做实叫响“新区智造”农业产业品牌,用心讲好新时代新区“三农”故事

  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要把“网红效益”做成“新区名片”和实体经济,一边要做优“新区智造”农业产业品牌、用心讲好新时代新区“三农”故事,为金融机构支持新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朝阳项目与信心保障;另一边要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申报国家产业项目上下足功夫,力争5年内确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项目、补贴落实落地,做到“两抓两硬”;积极加快兰州新区花卉产业基地建设速度与宣传力度,紧盯国际花卉贸易需求侧,定位欧美及亚洲高端市场,全力争取栽培花卉实现订单种植与预约销售;积极开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充分打造拓展与利用好B2B、B2C、C2C、O2O平台,多渠道宣介、多IP营销,确保2年内将以兰州新区现代农业投资集团“田园谷雨林果花卉”产品为代表的“新区智造”特色农产品打造成全国知名农业品牌。

  四、全方位打造大美新区农业旅游新业态,加速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

  着力提升兰州新区生态修复及绿化项目质量与品位,加速完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及新区花海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唱响新区现代农业主旋律、加速植厚新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文化软实力,以带动新区现代农业全域游为抓手,以栖霞湖、两山林场、秦川驿站、秦王川湿地、现代牧草休闲示范园等山、水、林、田、湖、草优质资源为平台,以党建活动、爱国教育、科普研学、农事体验、民俗节会、户外拓展、旅游观光为抓手,拓展以“新区八景”———“驿站观星—两山揽秀—史喇葵田—花海仙踪—栖湖观鱼—炮台怀古—水秦赏月—梦回荷乡”为代表的多条精品游区线路,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同时,要将低丘缓坡变景区、向万亩林地要效益、让观光农业增实绩。

  五、坚定不移走自主研发与科技兴农道路,充分发挥科研院所扶贫扶智实效作用

  充分发挥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国有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与兰州新区机构改革试点单位实效作用,重点补齐甘肃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研产结合路径单一、新优品种培育缓慢、丰产高效技术滞后、病害防治措施有限、全产业链闭环服务缺失等系列短板,加速建设以兰州新区为圆心、服务全省、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丝路寒旱农业重大工程研究基地、西部科技农业扶贫示范与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研发创投新高地,以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创新与产业孵化集聚本土人才资源和“外脑”智慧优势,加大现代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与支持力度,牢牢扭住新优特作物及花卉引种、培育与推广发展方向不动摇,坚定不移走自力更生、自强创业与自主研发道路,确保兰州新区的育苗技术要掌握在新区人手里、要让兰州新区及西北地区的农业设施里种满新区人自主培育、研发和生产的好苗;在总结首届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前谋划、提早布局,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全力办好每一届高峰论坛,以“筑巢引凤”的诚意和扶智兴农的实力,吸引高精尖科技农业项目在兰州新区汇聚、吸纳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区改革发展形成合力,力争3~5年内将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办成西北学术名片、西部科研盛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

https://www.benqdjg.com/yingyuxuexi/79327/


推荐访问:农业农村如何高质量发展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

上一篇关于行政人事工作计划精选

下一篇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英语资源推荐文章

英语资源热门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