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6篇】

首页 > 中考资源 > 中考信息 > 正文 2023-12-02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1、难易适中,体现了基础性和选拔性的统一。

      本套试题难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积累与运用”着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符合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要求;阅读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符合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要求,基础性和选拔性有机统一。

      从试题难易程度来看,本套试题中的“积累运用”“文言文阅读(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都与教材有密切关系。紧扣课本,比较容易。第1题“深邃”和“甘霖”考到了学生的盲区、易错点。八年级课文《小石潭记》中“悄怆幽邃”,给学生强调了“邃”字的意思和写法,这次仍然有很多学生出错。文学常识考到的点不难,但是细,有一些学生发现不了命题人命题意图,成功掉入命题人挖的坑里。名句默写最后一个紧扣课本,涉及到了课本“自强不息”专题的内容,有学生出现了书写错误。

      阅读题的考查有些难度,特别是文言文的考查,虽是常见的《论语》,但是选文是《各言尔志》,依据文章注释,程度好的学生读懂没有问题,程度一般或者较弱的学生就有很大的阅读障碍,“尔”在这里准确的解释为“你们”“你们的”,有学生根据文意能够推测出“自己的”,应该说是能读懂了,但是知识迁移的能力明显不足。“任尔东西南北风”“尔安敢轻吾射!”“尔辈不能究物理。”均涉及到了这一用法。而“衣”则是常见的名词作动词的现象,或者称为文言破读的现象。这些常见的文言知识点学生失分却很严重,说明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提醒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特别关注教材,关注基础,关注知识迁移能力,即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既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又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这套试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第3题,考到了平时的人人皆知的“属相”,也是对天干地支常识在生活中运用的考查;第4题,对生活中幸福场景的描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幸福。在学生的答卷中也处处洋溢着幸福温馨。《绝唱》一文则是写到了“我”在初冬时节,观看圆明园的残荷所感受到的绝美精神。《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则是从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入手,对“水滴”进行阐释说明。这些都告诉我们,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连的,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因而,我们日常的教学应特别注重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3、既有传统文化的考查,又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

      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古诗词积累、文言文阅读,文学文化常识,分值约占整个试卷总分的30%,体现了语文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鲜活的时代气息体现在句子仿写、非连续文本阅读、写作等板块中。其中,句子仿写题鲜活、有很强的时代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三体》是比较人们的科幻小说,也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

  4、关注核心素养

      从整套试卷来看,关注的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试卷中没有出现对名词术语的简单考查,而是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融入问题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个性表达等综合能力。如12、14、18、19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对手法或者效果进行赏析。作文的导读材料让学生明白了“站点”的含义,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考生有话可说。但要写好也不容易,必须要抓住“站点”“风景”关键词来扩展。在作文评分标准里面也特别强调要注意书写的工整规范、写出真情实感等,这就是重点考查考生的核心素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点关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篇2】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这一学期末就是中考了,刚一开学,师生们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中考的复习中。如何做好语文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已成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这几个月的复习更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出满意的成绩,我们将复习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计划如下:

  一、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近两年平凉中考试题,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没有大的变化。试卷仍分为“积累与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五大板块。现就试卷几大内容简单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部分

  考试的内容除初中六本语文书要求背诵默写的名篇名句外,还有语文基础知识类:包括字音字词、标点符号、修改病句、综合性学习、名著等也是必考内容。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综合性考查试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语文基础知识类要加强积累与训练,课上辅导,课下迁移练习,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

  这一部分题型有选择、默写填空、简答等。

  (二)古诗鉴赏

  平时复习诗歌时应明确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赏析时,带着对诗歌的中心思想的把握去推敲字词和语句。因为它们都可以很微妙地正面表达点什么,侧面烘托点什么,最后注意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写作手法(情景六融、借景抒情)等的作用。

  这一部分题型主要是选择和简答。

  (三)阅读部分

  内容上,包括文言文阅读、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小说、散文的阅读理解。

  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所学的重点篇目,但为了考察学生的阅读水平,课内外比较阅读已成流行趋势,课外的短文字词翻译、主旨理解一般都依赖课内。所以复习时要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找出要点,总结规律。并结合16篇推荐篇目查找相应的课外文章比较阅读,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考试重点在作者简介、字词翻译、写法特点分析、主旨理解等。

  现代文阅读采用分路出击,名个歼灭的分散复习法,本着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顺序复习训练,将每一板块的内容复习好,最终学生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并区别四种不同文体的特点,各种文体知识点,名词术语的含义,掌握各文体不同的解答语言、,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作文部分

  “话题”作文仍然是近年考查的主流。纵观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因此平时写作中,要引导学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要学生注意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力求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每天一句”的积累词句要继续坚持。“二次作文”的方法要继续施行。

  二、有的放矢,建立阶段目标意识,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4月13日----5月30日,共7周。着重于从课本复习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特别注重古诗词和文言文复习。复习时通读文,查缺漏,再精读,攻难点。做练习,用新知,反复练,记得牢。从九年级开始,分册复习整理。通过练习考试等到多种形式务求做到复习一篇,掌握一篇。不放弃一个学生。

  周次

  复习内容

  第一周

  《出师表》《陈涉世家》《曹刿论战》、九下古诗、识字与积累、图片漫画研析

  第二周

  《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唐雎不辱使命》、九上古诗、词语理解与用

  第三周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八下古诗、句子的连贯

  第四周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八上古诗、对联广告标语

  第五周

  《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七下古诗、文化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第六周

  《三峡》《短文两篇》《与朱元思书》、七上古诗、标点符号的使用

  第七周

  《孟子二章》《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病句辨析与修改

  第二轮复习:(6月1日----6月27日)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课本原有顺序,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特别注重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指导。

  专题训练中,我们认真研讨中考语文考试题型,发挥备课组老师集体的智慧,强化合作意识,共同探讨,分点钻研,资源共享。我们从诗歌赏析(4讲)、记叙文阅读(4讲)、议论文阅读(4讲)、说明文阅读(5讲)、写作(6讲)等几大板块上专题课。在专题课上,着重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答题的技巧,教给学生观察出题者的意图,共同总结某种题型答题规律。使学生答题可以有章可循,语言规范,提升答题技巧。

  时间

  复习内容

  第八周

  古诗赏析

  第九周

  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

  第十周

  记叙文阅读、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第十一周

  阅读综合复习

  第三轮复习:(6月29日----7月17日)重在模拟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特别训练时所选择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考前一星期,学生自主复习,查漏补缺。学生阅读自己的一年来写的文章,整理消化“随堂练习”中老师评讲的知识点,梳理文体知识结构,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信。特别要做到考前要让学生调整心态,增强学生应变能力。

【篇3】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为了迎接20xx年的中考,确保我们学校中考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的推进,结合我校实际,原则,要从早、紧、严、细、实、好六字上下功夫,贯彻落实“三要”精神,即一要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二要统筹兼顾,既要夯实学生基础,又要搜集中考信息,研究命题趋势,重视尖子生提高同时更要注重后进生的转化;三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生学习与思想教育两手抓,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两手都要硬。调动一切有利的积极因素,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做好202-年的中考备考工作,努力实现我校20xx年的中考目标。

  一、成立中考备考领导小组

  组长:周xx

  副组长:xx

  成员:王xx李x九年级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二、具体措施

  (一)、全面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类型制定学生备考计划我们要根据本届学生在八年级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检测情况,把我们的学生分出四类基本学生:优秀生(全校1-20名)、提升生(全校21-50名)、临界生(全校51-65名)、学困生(每班最后2-3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在十月初的月考后确定出四类学生的名单,制定培优辅差计划,以此指导老师的辅导情况。九年级全体科任教师要清楚各班确定的培优对象,对本学科比较薄弱的培优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每天晚下午净校时间或辅导课)加强辅导,使之平衡发展。同时顾及全面,努力提高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做到以点带面,争取全面提高。

  1、注重培养尖子生

  (1)培优工作要以班级为单位,我校本届学生共70人,分成两个平行班,两个班各锁定前25名左右的学生,分科进行培优。

  (2)制定尖子生的培养措施,对尖子生的培养要做到对象落实、教师落实、时间落实、措施落实。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3)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薄弱学科单独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实现学科平衡。

  2、动态帮扶临界生

  (1)临界生是升学有希望但也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升学学生的后备梯队。他们之所以差一点,或者学态有点问题;或者学习方法有点缺陷;或者学习信心有点不足。我们要对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心。根据他们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给他们多一点关心,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转化为目标生甚至部分成为尖子生。

  (2)在教学中,要注意要调动临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课堂听课、作业、基础测试等环节,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缩小与目标生的成绩差距。

  (3)班主任要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差在哪科、差在哪里、差的原因是什么,并与科任教师共同研究措施予以补救。每次的测试、模拟考试,都应对照分析“临界生”的分布与变化,对进步快的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功感。

  3、积极转化学困生我校本届学生中存在学习习惯较差的“学困生”,我们只有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才能提高我们的平均分,才能完成平均成绩、毕业合格率的目标。

  (1)对“学困生”的管理,重在心理调整,让他们养成习惯,提高兴趣,增强自信;要分出层次,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拔高。对于“学困生”要学会舍得抛开难题,力求基本题少丢分,中档题多拿分。

  (2)“学困生”中考复习要坚持“小步子,低台阶,多督查,勤反馈,多鼓励”的原则。

  (3)“学困生”的心理辅导,重在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要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适合他们的目标,才能让他们“乐学”。

  4、教务处将利用表格对比进行学生成绩进行量化分析,每月考试之后分析其走势。

  (二)、认真研读近年课程标准、考纲、中考试题,把握中考动向

  1、研究方向和热点在复习阶段,应加强对中考命题研究和考纲的研讨,研究近年来中考的命题走向、题型和考试要求的变化,减少复习的盲目性。要充分重视考纲和中考新动向,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同时积极参加武汉市中考考前复习研究活动,关注命题热点。备课组应注意中考典型试题的收集,组织全体毕业班教师细心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及各地中考模拟题,保证吃透“中考说明”,揣摩中考最新动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做到紧跟中考步伐。

  2、多渠道获取复习资源要重视中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加强各类资源筛选与利用,提高训练效益。要经常与教研室及其他学校、片区学校保持联系,保证信息畅通。加强学科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充分发挥网上教研优势,促进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共享。

  3、全校一盘棋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抓好同科老师集体备考工作。

  (三)、课堂教学高效化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非常之珍贵,我们老师一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坚持高效复习。

  1、利用我们的高效课堂,优化复习策略。九年级的教学仍然要坚持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不动摇,坚决摒弃讲的多、练的少的传统低效复习课的老路。

  2、明确科学复习的指导思想和策略。复习课要坚持“以练为主线,反馈矫正为手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我们倡导的复习策略是“低起点、缓坡度、重反馈、强矫正”。

  3、扎实落实解题的规范训练。要向学生提出严格的答题要求:一是规范:即书写步骤、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二要准确:中考不是得分比赛,而是失分比赛,看谁的失分少。题不光要答对,还要答准,答规范,尽量接近答案。理科计算结果要准确,文科用词、表述要准确。三要高效:在激烈竞争下,能否成功关键是效率。考生要将平时的刻苦训练演化成考场上高度兴奋的状态、细致慎密的审题、快速高质的答题,最终取得理想的高分。四是限时: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内容,即使完不成,也要戛然而止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

  4、精心组织试卷的评析纠错。试题评讲,要避免就知识讲知识、不联系、不拓展、不变式、不注重方法指导的现象。试卷评讲要详略得当、轻重适宜:少数人错的,点到为止;多数人错的,仔细剖析;典型错误,重点分析;重点题目,变式训练。

  5、要充分利用纠错本,适当安排错题重做。引导学生每练必反思,思后必做矫正整理。

  6、精心编制习题。要重视习题选编,宁愿教师多费事,少让学生做废题。复习中的训练试题,要具有典型性、通用性,能举一反三,避免重复训练;杜绝用陈题、熟题重复训练学生的现象。学科组应独立编制单元反馈练习,在试卷编制上突出层次性,不直接或尽量少用现成试卷,保证评价试卷贴近学生,贴近学情。

  7、优化作业布置。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并做好对学生的跟踪与分析。作业环节要做到“四精五必”,“四精”即对练习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五必”即对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有布置教师必须先做。具体要求:批改及时,指导到位,辅导得力。

  (四)、正确认识不同科目之间的差异,统筹兼顾、区别对待。根据不同学科在中考中的不同要求,判定各学科在考前复习的战略地位,并加以区别对待。并制定不同的复习策略:

  1、从考查思维能力在学科中的比例上看,数学、物理,这两个科目出题是最活的,能力要求最高,其次是化学,再次是语文和外语,最后是政治、历史,这两个科目的出题是最死的。对数学、物理化学等思维能力的要求高的学科,所以我们平时就要加大课时、强化训练,前期多占些时间,而在考前则再抓也无大用,要让路给出题死的、记忆量大的英语、语文等学科。

  2、政治、历史这两科在中考中要求不高,又是开卷考试。平时教学和复习,这两科可以少占时间,多让路。到中考前再适当强化复习,同样可得良好效果。

  3、从学科知识总量的角度来看,按从小到大的排序是:化学的总量最小,其次是物理,而语文、数学的容量最大。在临考之前,越是总量小的越要重视,因为容量小的学科易于从整体上掌握,单位时间复习效果最大,对总分的贡献也最大,所以在考前应当给充足的课时。避免在容量小的学科上丢分。

  (五)、制定规划,分阶段备考。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现在起——第二学期三月底):本阶段要求各学科必须完成所有新课的教学工作。召开学生备考动员会、教师备考专题会,分层制定学校备考方案、学科备考计划。制订出四类的学生的名单和培辅计划

  第二阶段:系统复习(第二学期四月份):本阶段师生以《202-陕西省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为纲,以书本为本,过好课本关。要求师生认真扎实地把中考所考知识全面复习一遍,对课本上的每一单元、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练、吃透。本阶段复习结束后,科任老师认真总结第一轮复习情况,研讨下一轮复习重点、方法、对策。利用两操及体育课、辅导时间针对三项技能考试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作好充分准备迎接考试,本阶段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中考报名及三项测试工作。

  第三阶段:专项复习(第二学期五月份):本阶段以分类复习为主,以突破难点、解决重点为重点,落实第二轮复习,在学生全面把握基础知识上,突出抓好考点、难点、重点。以精讲带练,以练形成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要求,本阶段的强化练习以套题练习为主,兼顾教师自选例题作必要的补充。小结第二轮复习情况,研讨第三轮复习对策,本阶段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第四阶段:综合检测(第二学期六月前半月):本阶段以综合练习为主,以适应性练习及检查反馈指导为重点。以模拟练习作为检测复习效果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工作,做到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落实第三轮复习,通过训练、模拟测试,使学生能熟悉题型,把握解题方法。做好本阶段的复习情况小结与分析,本阶段进行两次模拟练习。

  第五阶段:考前调节(第二学期6月16日—6月24日):本阶段教师主要以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作随堂讲练,用收集到的信息题作适当的补充,深入实际做好查漏补缺,进一步对考试重点、难点、热点、考点进行整合强化,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理状态和应考心态,迎接中考,本阶段进行最后一次考前模拟测试。

  (六)班主任要做好备考的全方位工作

  1、班主任要加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2、各班要营造良好的中考备考氛围。各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浓厚的备考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备考。

  3、召开班科联系会议,向科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上课的表现,并研究纠偏扶正的措施。

  4、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制定好备考计划,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拓宽知识面,学会阶段性自我总结。不定期召开优、中、后进学生会议,了解学生对科任教师上课和学校管理的要求,并做好相应的反馈协商工作。

  5、各班要确定好班内的培养对象,班主任组织本班科任老师对其进行分析,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对弱势科目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持,避免家长给孩子过重的心理压力或放任自流两种不理性心态。

  7、组织好中考工作。

  我们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九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知难而进,就一定能在这场中考攻坚战中取得家长、师生、学校满意的成绩。

【篇4】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一、试题分析:

  本份试题满分为120分,时间为2小时,题量适中,难易适度,题型规范,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阅读、写作能力。积累运用版块注重了课内知识的考查,占到了12分,全部都是课内诗词默写和生字词。语言运用形式多样,从字词运用到对对联再到解读材料,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阅读版块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课内文言文,覆盖了近段时间学到的知识,考查知识点全面。写作贴近学生生活,特别是第二选题“我美丽,因为”,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易于表达和抒发真情实感。总之这份试题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大题20分,满分2人,最低分11分,大部分同学都在15-18分。第二大题50分,文言文与议论文得分较理想,满分为16分、17分,大部分同学都在13-14分之间,但记叙文阅读不太乐观,满分为17分,除一人满分外,其余大部分都在10分上下徘徊,失分严重。写作也是丢分惨重,大都在35-39分左右,三类文居多,分数普遍不高,更有甚者在35分以下还有5、6人,不太理想。

  本次均分为91.5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仅为3.33%,三率之和为194.38.

  三、分析原因

  1.诗词默写不过关,有审题失误和错字、漏字现象。

  2.对对联不够严谨,节奏、词性不注意,而且更美看清内容要求。

  3.材料神不清不全,以偏概全,词不达意,提炼信息的能力较差。

  4.记叙文阅读近段时间训练较少,而且学生阅读习惯不好,马虎应付,答题欠技巧,不规范,不是少答就是漏答还有答非所问。

  5.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也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问题,书写潦草,字数不够,语言匮乏平淡,事例虚假造作,无病呻吟,更无构思布局、结构章法可言,有待于进一步辅导,争取提高。

  四、补救措施:

  1.明确下一步目标:争取优秀率有所突破,消灭80分以下。

  2.查缺补漏,发现知识漏洞及时纠正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

  3.总结知识点、题型、解题思路、答题策略、注意事项,精讲精练,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特别加强记叙文阅读的指导,精选例文,加强练习并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5.重视写作指导,从细处、实处抓,从审题、拟题、开头结尾、构思布局、立意表达、精彩特写等方面着手训练。

【篇5】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一、备考指导思想

  我们的中考备考工作要在高效课堂自主学习的总体理念指引下,本着“求真务实,以生为本”的原则,要从“早”、“紧”、“严”、“细”、“实”、“好”六字上下功夫,贯彻落实“三要”精神,即一要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二要统筹兼顾,既要夯实学生基础,又要搜集中考信息,研究命题趋势,重视尖子生提高同时更要注重后进生的转化;三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生学习与思想教育两手抓,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两手都要硬。调动一切有利的积极因素,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做好202-年的中招备考工作,努力实现我校202-年全面第一的中考目标。

  二、中考目标

  在县教育局202-年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中,我们有五科全县第一,分别是语文、英语、政治、物理、地理;数学第二名,距第一名差2分;历史第3名,距离第一名差3分;化学第2名,距第一名差11分;生物第3名,距离第一名差1分。

  总分进入全县前10名的我们学校没有,前100名的有7个,前300名的有17个,上去年彭中分数线的有77个。

  1、综合评价第一。

  2、各科实考成绩第一。

  3、各阶层学生奋斗目标任务分配:县前10名1个,分在九(2)班;县前100名10个,其中每个班分别分配名额为九(1)2个,九(2)3个,九(3)4个,九(4)1个;前县300名20个,九(1)4个,九(2)7个,九(3)7个,九(4)2个;上彭中线97个,九(1)25个,九(2)23个,九(3)26个,九(4)23个。届时我们将依据此目标进行班主任的奖金分配。

  三、中考备考领导小组

  1、组长:

  2、副组长:

  3、组员:九年级全体教师

  四、具体措施

  (一)、全面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类型制定学生复习计划。

  教师要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检测情况,把我们的学生分出四类基本学生:尖子生(640分以上)、学困生(每科的后5名)、目标生(450分以上)、临界生(430—449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在本周内制订出四类的学生的名单和培辅计划并交到教务处,教务处将根据此计划来跟踪老师们的辅导情况。九年级全体科任教师要清楚各班确定的培优对象,对本学科比较薄弱的培优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每天晚下午放学的半个小时或晚自习)加强辅导,使之平衡发展。同时顾及全面,努力提高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做到以点带面,争取全面提高。

  1、注重培养尖子生和目标生(上彭中分数线学生)

  (1)培优工作以班级为单位,各班锁定最具潜力的10名左右的学生,分科进行培优。

  (2)制定尖子生的培养措施,对尖子生的培养要做到对象落实、教师落实、时间落实、措施落实。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3)根据学科实际,加强薄弱项目的教学,争取全面提高复习效果。

  2、动态帮扶“临界生”

  (1)对“临界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从身体、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予关心。对他们有“压”,更要有爱、有导,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他们看到希望。

  (2)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课堂听课、作业、基础测试等环节,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缩小与尖子生的成绩差距。

  (3)班主任要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差在哪科、差在哪里、差的原因是什么,并与科任教师共同研究措施予以补救。每次的测试、模拟考试,都应对照分析“临界生”的分布与变化,对进步快的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功感。

  3、积极转化“差生”(学困生)

  我校存在着一批成绩较低的所谓“差生”,他们是提高平均分数最大的“潜力股”,只要我们工作得当,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差生”有八个共性:①对学习无兴趣。②没有好的学习习惯。③缺乏自信。④意志力薄弱。⑤缺少关爱或心理扭曲。⑥生活环境不佳。⑦学习基础差。⑧学习方法不当。前六项为非智力因素占75%,智力因素占25%。所以“差生”之所以差,并不是不聪明,而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

  (2)对“差生”的管理,重在心理调整,让他们养成习惯,提高兴趣,增强自信;要分出层次,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拔高。

  “差生”的中考复习要采用抓大放小的策略。中考试题的难度比大约为3:5:2。对于“差生”要学会舍得抛开难题,力求基本题少丢分,中档题多拿分。

  (3)“差生”中考复习要坚持“小步子,密台阶,勤反馈,多鼓励”的原则。

  (4)“差生”的心理辅导,重在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要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适合他们的目标,要努力让他们对学习痴迷,并对此乐此不疲。

  4、利用表格进行学生成绩进行量化分析,每月考试之后分析其走势。

  (二)、认真研读近年课程标准、考纲、中考试题,把握中考动向。

  1、研究方向和热点

  在复习阶段,应加强对中考命题研究和考纲的研讨,研究近年来中考的命题走向、题型和考试要求的变化,减少初三复习的盲目性。要充分重视考纲和中考新动向,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同时积极参加市、县考前复习研究活动,关注命题热点。备课组应注意中考典型试题的收集,组织全体毕业班教师细心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及全省各地中考模拟题,保证吃透“中考说明”,揣摩中考最新动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做到紧跟中考步伐。

  2、多渠道获取复习资源

  要重视中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加强各类资源筛选与利用,提高训练效益。要经常与教研室及其他学校保持联系,保证信息畅通。加强学科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充分发挥网上教研优势,促进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共享。备课组要督促教师认真备好课,无论是电子教案还是纸质教案,都应做到切合实情、精心设计。反对为应付检查而写教案。

  3、全校一盘棋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抓好同科老师集体备考工作。学科备课组可吸收非毕业年级教师参加。

  (三)、课堂教学高效化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时间非常之珍贵,我们老师一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坚持高效复习。

  1、利用我们的高效课堂,优化复习策略。

  初三的教学仍然要坚持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不动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主体教学模式。不能够上“一节课学生做,一节课老师讲”的传统低效复习课,要在精心编制导学案的基础上,依然按照预习(练)、展示、反馈的基本课型来上,课堂上坚持“独学、对学、群学”的基本学习方式。

  2、明确科学复习的指导思想和策略。复习课要坚持“以练为主线,反馈矫正为手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我们倡导的复习策略是“低起点、小坡度、大容量、快反馈、强矫正”。

  3、扎实落实解题的规范训练。要向学生提出苛刻的答题要求:一是规范:即书写步骤、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二要准确:中考不是得分比赛,而是失分比赛,看谁的失分少。题不光要答对,还要答准,答规范,尽量接近答案。理科计算结果要准确,文科用词、表述要准确。三要高效:在激烈竞争下,能否成功关键是效率。考生要将平时的刻苦训练演化成考场上高度兴奋的状态、细致慎密的审题、快速高质的答题,最终取得理想的高分。四是限时: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内容,即使完不成,也要戛然而止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

  4、精心组织试卷的评析纠错。试题评讲,要避免就知识讲知识、不联系、不拓展、不变式、不注重方法指导的现象。

  5、要充分利用纠错本,适当安排错题重做。引导学生每练必反思,思后必做矫正整理。

  6、精心编制习题。要重视习题选编,宁愿教师多费事,少让学生做废题。复习中的训练试题,要具有典型性、通用性,能举一反三,避免重复训练;杜绝用陈题、熟题重复训练学生的现象。备课组应独立编制单元反馈练习,在试卷编制上突出层次性,不直接或尽量少用现成试卷,保证评价试卷贴近学生,贴近学情。

  7、优化作业布置。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并做好对学生的"跟踪与分析。作业环节要做到“四精五必”,“四精”即对练习精选、精编、精批、精讲;“五必”即对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有布置教师必做。具体要求:批改及时,指导到位,辅导得力。教师要做好优秀学生的动态跟踪与分析,认真分析不同分数段学生的学科发展是否均衡,特别关注临界学生(52~65分)和中等学生(70~75分)。对偏科而总分中等生要提供针对性帮助,加强分类指导,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关心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四)、正确认识不同科目之间的差异,统筹兼顾、区别对待。

  要根据出题的“死”“活”、记忆量的大小、对试题限定性的大小和知识占总体容量的大小,判定各科在考前复习的战略地位,并加以区别对待。可参照以下方法制定复习战略:

  1、从考查思维能力在学科中的比例上看,即试卷出题相对“活”不“活”、能力要求高不高的角度看,从“活”到“死”,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数学、物理,这两个科目出题是最“活”的,其次是化学,再次是语文和外语,最后是文综,这两个科目的出题是最“死”的。出题越“活”的,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所以我们平时就要加大课时、强化训练,前期多占些时间,而在考前则再抓也无大用,要让路给出题“死”的、记忆量大的,特别是文综。

  2、从学科知识记忆量大小和教材对试题的限定性程度的角度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可排出以下顺序: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语文、化学、物理和数学。越是靠记忆的学科,考前越狠抓就越管用、越出成绩。除外语外,记忆量最大的是文综,因此我们考前必须狠抓文综,多给课时,而文综在前期就要给依赖思维能力强的学科让路,少排一些课时。(外语的情况比较特别,由于记忆量大,平时应化整为零,最好安排在早晨起床之后和晚上睡觉之前各半小时,这两段时间记忆效果较好。)

  3、从学科知识总量的角度来看,按从小到大的排序是:化学的总量最小,其次是物理,再次是文综,第四是外语,而语文、数学的容量最大。在临考之前,越是总量小的越要重视,因为容量小的学科易于从整体上掌握,单位时间复习效果最大,对总分的贡献也最大,所以在考前应当给充足的课时。如果在容量小的学科上丢分,是最不上算、最冤枉的。

  (五)、制定规划,分阶段备考

  复习备考一定要采用四轮复习法,而且特别要注意的是,要用倒推法来制定四轮复习中每一轮的复习时间(每一科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来订时表)。对于四轮复习有以下四点要求:

  1、四轮复习一轮都不能少。制定每一轮的复习时间、内容,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第一轮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扫除理解上的障碍,并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第二轮要侧重专题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个人学习上的难点,逐步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第三轮要侧重解题训练,从中考实战出发,做好模拟训练。第四轮要侧重对知识的记忆、查漏补缺和学科知识在高层次上的建构。

  2、轮和轮之间不能截然分开。四轮复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把知识由厚变薄的复习过程,是一个把知识不断补充完善、形成体系的过程。轮和轮之间可以交叉、反复。

  3、要早一点让学生见到一次中考模拟考卷。这样可以尽早揭开中考的神秘面纱,消除考生的茫然和胆怯心理,尽快熟悉中考各类题型,做到有备无患。

  4、第四轮的时间不低于10天,最好是两周时间。第四轮复习要侧重知识的记忆和查漏补缺,在时间上尽可能地保证两周左右。时间少了,达不到目的;时间多了,更不宜。

  6、总复习的时间安排初定如下:

  第一阶段(现在——202-年3月31日)本阶段要求各学科必须完成所有新课的教学工作。召开学生备考动员会、教师备考专题会,分层制定学校备考方案、学科备考计划。

  第二阶段(202-年4月1日——202-年4月30日)本阶段师生以《202-年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为纲,以书本为本,过好课本关。要求师生认真扎实地把中考所考知识全面复习一遍,对课本上的每一单元、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练、吃透。本阶段复习结束后,科任老师认真总结第一轮复习情况,研讨下一轮复习重点、方法、对策。利用两操及课余时间针对体育考试科目和实验操作考试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作好充分准备迎接考试,本阶段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

  第三阶段(202-年5月1日——202-年5月24日)本阶段以分类复习为主,以突破难点、解决重点为重点,落实第二轮复习,在学生全面把握基础知识上,突出抓好考点、难点、重点。以精讲带练,以练形成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要求,本阶段的强化练习以套题练习为主,兼顾教师自选例题作必要的补充。小结第二轮复习情况,研讨第三轮复习对策,本阶段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第四阶段(202-年5月25日——202-年6月4日)本阶段以综合练习为主,以适应性练习及检查反馈指导为重点。以模拟练习作为检测复习效果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工作,做到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落实第三轮复习,通过训练、模拟测试,使学生能熟悉题型,把握解题方法。做好本阶段的复习情况小结与分析,研究最后一轮的复习策略,本阶段进行第三次模拟测试。

  第五阶段(202-年6月5日——中考)本阶段教师主要以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作随堂讲练,用收集到的信息题作适当的补充,深入实际做好查漏补缺,进一步对考试重点、难点、热点、考点进行整合强化,落实第四轮复习,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

  (六)班主任要做好备考的全方位工作

  1、班主任要加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2、各班要营造良好的中考备考氛围。各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浓厚的备考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备考。

  3、不定期召开科任教师会议,向科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上课的表现,并研究纠偏扶正的措施。

  4、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制定好备考计划,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拓宽知识面,学会阶段性自我总结。不定期召开优、中、后进学生会议,了解学生对科任教师上课和学校管理的要求,并做好相应的反馈协商工作。

  5、各班要确定好班内的培养对象,班主任组织本班科任老师对其进行分析,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扬长(优势科目)不避短,对弱势科目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6、抓学生管理,做好以下工作:①抓优秀生,“响鼓重锤”。造培育优秀生的声势,适当运用心理暗示,让优秀生定位,并做到广种博收。②抓边缘生,“推拉并举”。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千里马,创造条件,实施分层管理。③抓后进生,“百炼成钢”。认真分析原因,做细致工作,教给学习方法,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认识学习的价值。④抓心理辅导,“轻装上阵”。⑤重视非智力因素对考生的影响,提高学生抗干扰能力。

  7、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持,避免家长给孩子过重的心理压力或放任自流两种不理性心态。

【篇6】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一、基本情况

  九年级试卷分为四个大题,第一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22分;第二大题阅读理解及鉴赏(含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30分;第三大题语文与生活,8分;第四大题,写作40分。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参加考试人数236人,最高分86分,80分以上6人,最低分4分,及格68人。

  二、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共六个小题,满分22分,最高分20分(1人),19分2人,均分9.6分。

  1、学生对拼音、字词的掌握不清楚,模棱两可,失分率高,对古诗文填空错字、别字、増字、减字情况多,失分率高,名著阅读不到位等。

  2、建议: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分析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古诗词特别是名句的识记和理解,做到书写准确无误;加强课外阅读及理解,丰富学生语文视野。

  (二)阅读理解及鉴赏:

  1、短文阅读“病人”:“红色郁金香”这一描写的作用,考查的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主人公做的事来回答,有69%的学生能理解其作用并做得很好,但有25%的学生读不懂,不掌握阅读基本知识及技能,不会做或乱做,希望在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打实基础,增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9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考查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从归类的角度来答题。

  3、“气风了”在文中的作用,考查过渡段的作用。本题得分较好,但还有40%的不会做,需加强教学。

  4、运用对比手法,讽刺电梯内的人,重点是需要学生把握感情基调,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个要点上。

  5、小说标题的含义,考查的是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运用,标题和内容的关系等。

  6、说明文阅读“黄岩岛——神圣的领土”主要从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作用等方面设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但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理解不清楚,需加强教学。

  7、古诗文鉴赏:多数学生对译文做得较好,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不到位,应多教给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的方法。诗歌鉴赏中,大部分学生能读懂诗歌,但对诗歌中诗人表达的领会不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教给学生结合意境理解诗人情感的方法。

  (三)语文与生活

  此题学生得分率高,但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方面缺乏创意,深入度不够。

  (四)写作:命题方式为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学生选做的情况几乎各一半,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在作文中是否能写真实的想法和体会,能否抒发真情实感。此题中,学生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但90%的学生只是随意写作,并无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分值普遍不高。建议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体验,在文中抒自己的真情,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6篇】

https://www.benqdjg.com/zhongkaoziyuan/220132/


推荐访问:2023年中考语文经验交流材料怎么写 中考语文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之个性造就人生锦集二十五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考信息推荐文章

中考信息热门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