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校园招聘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汇编3篇

首页 > 招聘就业 > 校园招聘 > 正文 2023-11-16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企业校园招聘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汇编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企业校园招聘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校园招聘是企业人才招聘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培养公司未来中层骨干力量的主要形式,校园招聘的好坏和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未来3-5年的人才梯队水平,是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校园招聘也关乎到了一个企业品牌的提升。校园招聘除了有为企业招人这个基本职责外,还是企业之间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就业群体内的一场激烈竞争,而且这种竞争的回合一年只有一次,通俗点说,这就是企业之间的一场秀,一场实力和舞台的比拼秀,也是一次持续时间较长(全国范围的校园宣讲)、受众较多(一则较好的招聘广告或招聘信息的被关注度一次可达上万人)、影响较大的企业品牌营销会。这种品牌的营销效应能够被无限的放大,其原因在于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部分大三或研一的学生也开始关注校园招聘会,为自己来年毕业做准备;同时,校园招聘做得好的,能在学校就业办的老师或者毕业生中形成良好口碑,口口相传,持续不断的影响下一届毕业生的选择。对许多毕业生的选择有一定影响的国内最佳雇主评选,其评选参与主体就是即将毕业和已毕业一年左右的大学生,校园招聘是企业给毕业生们的第一印象,其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们的票向归属。从更深层次的行业未来消费来说,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今天的毕业生就是明天房地产消费的主力军,今天来参加校园招聘的大学生们,明天就可能是企业的潜在业主,一场成功的校园招聘会,完全有可能在他以后的房产消费上,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而在众多房地产公司中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房地产企业的产品。

由于工作的关系,从9月底起,本人参加了60多场大、中型校园招聘会,有全场爆满办得极其成功的,也有因人数太少草草收场的,有一次性成功发放近百张OFFER的,也有招聘会开完一个都不招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结合本人的亲身经历及与大学毕业生们的交流沟通,个人认为,一场成功的校园招聘会,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时间和形式。

一、招聘时间宜早不宜迟

以阶段划分,校园招聘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是9月下旬到10月底的中高温预热阶段,二是11月初到12月中旬的高温白热阶段,三是12月下旬到1月上旬的中低温退热阶段,四是来年的3月初到4月底中高温余热阶段,五是5月初到6月中旬的低温凉化阶段。很明显,校园招聘的黄金段应重点选择预热和白热阶段,适当把握退热阶段,依情况适时抓紧余热阶段。一般来说,正式意义上的校园招聘时间是从10月份开始,但很多企业从9月初就启动了校园招聘,且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中化远东租赁公司和中海地产集团,9月初就在目标学校发布了校园招聘信息,10月初已开始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时间要尽量提前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可以抢得先机。10月初是进校的第一批企业,只要是这个阶段进校的企业,不管好坏,都是人满为患,如果企业还比较有竞争力,那么第一批学生精英的筛选机会,会很容易被企业得到。二是可以增加选才的概率。10月初的企业面试官是毕业生们见到的第一个批考官,毕业生们可能表现不会很好,却绝对是最真实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司面试官对人才的甄别难度。随着面试机会的增多,加之大多数企业的招聘流程和面试问题大同小异,已趋近于程序化生产,应聘者的面试经验越来越丰富,临场表现也会越来越好,在目前“三面定终身”的招聘制度下,人才的甄别难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大。因此校园招聘的时间应越早越好,对目标学校的信息发布建议9月中下旬全部完成,第一轮面试也最好于10月集中完成。如果把学校知名度、学生就业可选次数作为依据,将国内高校划为两档,那么10月的这轮面试,企业应该重点抓住第二档高校的学生,只要具备一定的知名度或待遇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个阶段的企业对第二档次的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

二、招聘形式要在传统中求创新

一场成功的招聘会,不应删繁就简,要力求动静,竭尽全力,争取影响。一场成功的招聘会所涉及到内容包括信息发布、宣讲准备、主题宣讲、沟通交流和后续反馈。

信息发布。一般来说,针对目标学校的信息发布至少需要两次,一次是前期与高校就业办沟通时的信息发送,另一次是正式宣讲前两三天与具体院校沟通时的信息发布,如有必要,还可在宣讲前一天就公司意向的目标群体与学院就业办老师沟通协商,争取以短信群发等方式告之(一般高校每个学院就业办均存有毕业生的就业推荐档案,内有毕业生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等),

发布的招聘信息除了介绍公司的基本信息外,目标群体的邀约选择是值得注意的。除非确实是只招某一专业类的毕业生,否则邀约条件不要太细化。很明显,一场200人参与的招聘会远比一场20人的对学生影响和企业品牌提升要大得多,招聘条件的太过细化,毫无道理的将想参与的180人拒之门外,对公司来说,无疑是一笔免费广告的损失。而且,以现在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来看,除了极个别专业门槛太高之外,一般的专业都是相通的,管理类尤甚。公司去学校园招聘的首先是人才,其次才是专才,所以有必要放开限制,让更多的有才者参与竞争。

宣讲准备。宣讲前的准备包括场内横幅和场外宣传牌的布置,如有必要,亦可布满校园各处。宣传牌尽量突出公司优势,如上市企业或富有竞争力的薪酬都是比较能吸引人的信息点。

主题宣讲。主题宣讲是整个校园招聘过程最重要的阶段,现在企业的宣讲形式一般都是采用公司介绍类的PPT,宣讲者需要把握的是突出宣讲的中心,宣讲标题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招商银行的“因您而变,成就梦想”,中广核的“无限动力,无限人生”,中海地产的“海之子”和万科延续的“新动力”校园招聘,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PPT内容的制作除了公司概况、企业文化等基本内容之外,需要着重突出公司的相对于行业其他企业的优势,如企业的制度、晋升通道或薪酬水平等。

宣讲者。宣讲者的选择也很重要,其代表的是整个公司的形象,也是应聘者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最初和最重要的印象。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喜欢用该校毕业、且在公司做得比较出色的员工来做宣讲,这种师兄师姐以身试讲的做法,能够很快的拉近与毕业生的距离,引起毕业生们的共鸣。如中海地产和万科集团在各知名高校的宣讲,选择的都是上一届毕业的学生。

沟通交流。沟通交流对招聘双方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企业通过交流能了解到人才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人才也能得到自己的答案。基于此原则,双方的沟通交流理应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对企业来说,真实的回答应聘者的提问,让应聘者真实了解公司情况,能提高招聘效率,成功招到确实想进公司的人,减少二面或三面的成本,同时也能保证新进人员到岗率。值得注意的是,沟通交流阶段,绝大部分应聘者都会问到薪酬问题,很多公司选择了模糊应对,这其实是不太明智的。一般来说,除了行业极个别领导企业,应聘者根据惯性思维可能不太关注薪酬外,其他企业应聘者第一关注的就是薪酬,模糊应对策略只会给应聘者留下一种印象:该企业薪酬水平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下或企业对自己的薪酬水平不自信,不敢说或者不方便说。无论那种情况,都会对企业招聘产生不好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建议能够明说的,就不要含糊其辞。

后续反馈。宣讲完成之后,为检验效果,建议加上后续反馈程序,即在一面之前,给所有有一面机会的学生发一个本次校园招聘反馈表,收集反馈意见,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三、适当扩大招生面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企业喜欢招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甚至专招MBA毕业生,这种不种树只想采摘果实的想法,个人认为不是很妥当。原因一是有经验的毕业生或MBA毕竟不多,选材面太窄,同时限制招聘对象会减弱企业营销效果;第二是部分普研毕业生也有工作经验,相比MBA,其专业功底较为扎实,后续的成才性也较强;第三是从工作期望和薪水要求来说,普研毕业生相对MBA要低,MBA的学习成本高,工作流动性也要高些。因此,为打造稳定优秀的企业后备团队,个人认为不应设置过多限制,应以适当扩大招生面为宜。

【篇2】企业校园招聘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一、校园招聘的现状

校园招聘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招聘途径。狭义是指招聘组织(企业等)直接从学校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广义是指招聘组织(企业等)通过各种方式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目前企业在校园招聘中的流程大致如下:招聘信息通知,招聘宣讲会,现场申请,简历初审,笔试,面试,结果反馈。企业要在有限的招聘时间内通过这些程序从众多应聘者中遴选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一个良好企业形象的塑造往往也正贯穿于这些招聘活动之中。

随着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群体人数的猛增,企业校园招聘成为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学校释放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10月到4月,我们针对江西省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抽样问卷、访谈调查取得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3.15%的被调查毕业生是通过校园专场招聘会或校内大型供需见面会找到工作的,而通过其他方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仅占26.85%。这充分说明企业校园招聘在毕业生就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与此同时,针对一些进入高校招聘的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76.43%的企业认为在高校的校园招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不仅不能招到非常优秀的员工,而且由于招聘的仓促进行导致组织招聘活动出现许多状况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在对高校就业处就业指导老师的采访中,我们还得到这样的信息,目前高校的就业群体基数比较大,就业处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硬件条件有限,组织就业指导工作和宣传招聘信息的渠道较少,很多情况下会造成招聘企业和毕业生的联系脱节,导致企业招聘毕业生参与率低,招聘效率低下。由此可见,基于种种客观条件,以企业、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校园招聘目前处于招聘效率不高亟待探索发展高效招聘模式的阶段。

二、影响企业校园招聘的主要原因

企业的校园招聘涉及到企业、高校、毕业生三个主体,我们根据这三个主体在实际情况中的角色特点将影响企业校园招聘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一下几点:

1、企业招聘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会成立校园招聘项目组,该项目组成员既有人力资源部成员也有用人部门的相关人员,但部分企业认为招聘只是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其他部门不参与企业的校园招聘。这种不合理的机构难以应付校园招聘中的所有情况,如当毕业生问起直接用人部门的具体情况而人力资源部员工无法回答时,就容易在毕业生中形成该公司员工不专业的印象而影响企业的形象。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结构容易导致所招人员不符合用人部门的要求情况发生。

而且,招聘人员在甄选人才时难免产生的一些心理误差。例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感情效应等。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各测评小组成员的侧重点和价值观不同,对同一个应聘者往往看法不一。且部分招聘团队在进行人才甄选时,挑选表现最出色的应聘者而未考虑到“人职匹配”最求的“最适合”,导致应聘者即使被录取,也将面临辞职的情境。这极大地影响了招聘的准确性,从而也增大了招聘成本。

2、企业招聘时机选择不适,甄选工具选择不当

许多企业为了能够得到最优秀优秀人才,产生先下手为强的观念,开学初就开始在校园开展招聘活动。如此签约的大学生可能在了解公司实际情况后不甚满意,且许多学生在某公司应聘成功后,还会继续参加其他企业招聘会,一旦找到更合适的岗位,就将产生违约行为。而期末开展校园招聘的企业,则会因大部分优秀人才都已找好工作,而使得来应聘人员平均素质水平不高,导致原计划招聘数量减少或所招人员不能胜任该工作。这无形间降低了招聘效率。

校园招聘中常使用的甄选工具有:简历筛选、心理测验、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甄选工具选用不当,主要表现在甄选工具选择单一或缺乏针对性。每种甄选工具都有其本身特有的信度和效度,测评工具本身自带误差。工具的预测效度各不相同,预测效度越低,则招聘过程中产生错误机会越大。因此在使用测评工具时,不能完全依赖于测评工具。

3、企业与应聘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首先,企业到学校开展校园招聘时间只有短短几天,招聘流程也偏简单。部分企业反映,仅一场十几分钟的面试难以识别应聘者的真实水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大部分企业进行招聘时都存在。如面试官经验不够,许多有潜质的应聘者在经过十几分钟面试后被淘汰,与此同时,部分应聘者在应聘时所展现的水平高于其实际操作水平。这将给企业造成损失。其次,企业在宣传时过于夸大公司荣誉、形象,应聘者在加入公司后将可能因不适应企业而离职。部分组织在录用时缺乏对决定正式录用的应聘者的简历、申请表等材料进行核实的环节,导致所招应聘者信息失真,造成因不能胜任离职或因不诚信而辞退,降低招聘效率。

4、高校硬件设施不完善,工作存在变动性

部分企业反映许多高校组织在校园招聘中,会由于场地缺乏或受限制,没有所需要的完备的设施,使得之前安排好的招聘计划需要临时作出调整,这对于已经作出校园招聘宣传,通知了具体时间、地点的企业来说,无疑将会给企业增加工作量,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

5、毕业生就业观不成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成熟,往往抱着一劳永逸的心态,想找一份既高薪又无工作压力的理想工作,这种心态导致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经常是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不仅自己没能定下工作,同时也给相关的招聘企业带来了很多问题。其实我们应该看到,毕业生应该在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适时的改变自己的择业观,抱着一种靠自身素质从基础打拼达到理想的职业高度的的心态,这样才是毕业生成熟的表现。

[企业校园招聘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篇3】企业校园招聘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校园招聘是指企业直接从应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包括少数专科生)中招聘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它包括征召、筛选、录用三个过程。校园招聘是一种两点式招聘,即在企业和高校两点之间进行的。校园招聘的基本形式有定期宣传、召开宣讲会、招聘会、网络招聘等,有些企业还通过赞助校园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学术会议等来扩大企业知名度,有些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习计划选拔应届毕业生等。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校园招聘,犹如“透过白纸,看到白纸的背面”,对企业人力资源部提出了新的难题和要求。

1.校园招聘计划问题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企业也面临着要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中挑选合适人选的难题。

一些企业没有制定校园招聘计划,没有对招聘渠道进行充分分析,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招聘渠道,漫无目的参与校园招聘活动,有些企业常常会在各种不同层次,有着不同专业特点的学校开办校园招聘会,也经常是学校“双选会”上的常客,这样做不但不能在短时间内招聘到招聘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

有些企业校园招聘活动准备不够充分,只在招聘会展示板上简单列出了所需的岗位,对于公司情况和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要求等内容没有详细介绍。对于高校来说,为了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对企业的要求来之不拒,所以,校园招聘会的数量越来越多且呈现出无序和无计划状态,这给高校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带来较大压力。

2.企业岗位设置与学生职业定位问题参加校园招聘会时,如果企业岗位设置不恰当,企业往往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毕业生也很难选择到合适的岗位就业。现在有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进行岗位设置的时候,对应聘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太高。

学生方面,职业定位就是通过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如果自我职业定位不够准确,一心只想往名企就职或者是热门行业,一山望着一山高,也经常会出现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迟迟不就职,总想等着还有更好的岗位出现,最终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机,最后落得没有就业单位或者是只能到较差的单位就职等结果。

3.招聘人员素质不高校园招聘会是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一个过程,招聘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将影响校园招聘工作各个环节的进展及其工作质量。企业安排到校园招聘会的招聘人员素质往往参差不齐,有些招聘人员对于所招聘岗位的需求并不是非常了解,对于本公司文化,商业理念的宣讲没有做到足够详细。

加上校园招聘中人才繁多、时间紧张、任务重,招聘人员在招聘会过程中容易产生疲软心理,对应聘者的提问回答模棱两可;有些招聘人员则认为如今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认为学生有求于本公司,对待学生态度傲慢,言谈举止居高临下,甚至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于应聘的学生,仅仅让应聘者把简历留下,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表现得极不耐烦,这样的招聘人员将影响校园招聘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损害了招聘企业的形象。

4.应聘简历筛选问题应聘学生的简历大同小异,大部分的学生工作文章很少或者没有,都是一张张白纸,看起来都一样,很难区分。就是说,他们还没有实践工作的表现机会,简历中往往呈现最多的就是在校的学习成绩,但是学习成绩不等同于工作能力,特别是对一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职位。所以仅仅凭简历,往往无法考察出来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如何“万中挑一”,找到优秀的候选人,成为许多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关注的问题。

5.面试的误区面试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以测评应试者有关素质的一种方法。校园招聘与其他招聘方式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和特殊的困难。

招聘者必须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与大量的应聘者进行面谈,而这些学生在资历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多应聘者可能都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他们都拥有相似的社团经历、相似的兼职文章。所以即使是文章丰富的招聘官也很难从简历上判断孰优孰劣。如果将所有的人都安排面试,时间和人力又不允许。

要在短时间内从中鉴别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相对较难。有的招聘人员在与应聘学生进行面谈时,常常主观判断,有的招聘人员在5分钟内就面试一个学生;有的随心所欲地瞎问,最终无法辨别出应聘者的优劣。

6.招聘效率问题由于校园招聘的时间特殊性,使得对招聘的效率有很高的要求。许多优秀的学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一些毕业生可能会同时获得好几份录取通知书,而他们最终只会选择其中一份工作机会,这就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招聘全过程的效率也会因此降低。

如济南某汽车改装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王经理说:“我们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去学校招聘,收的简历不少,面试情况也不错,但最终的录用方案是回公司后定的,不少学生被录取后却没有回音了,打电话也联系不上。所以我们只能选择一些没有去过的院校,再进行一次招聘,费时又费力。”

这些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是,这对于优秀的毕业生影响并不大,反而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有些优秀毕业生先后获得几个公司的录用通知后,他们自然会进行比较,也迟迟不愿与企业签订协议。

有的学生即使在签订协议后也会发生违约的现象,甚至有个别人利用《劳动法》的试用条例,入职后又迅速辞职来逃避违约责任等。这些情况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人力、物力损耗,也势必影响到以后的新人培训、工薪成本等一系列决策。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校园招聘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汇编3篇

https://www.benqdjg.com/zhaopinjiuye/217847/


推荐访问:

上一篇人人校园招聘产品经理笔试题目【汇编四篇】

下一篇企业校园招聘口号精选9篇

校园招聘推荐文章

校园招聘热门文章

推荐内容